学科代码:080802
一、学科简介
本学科创建于1975年设立的轻工自动化本科专业,1997年设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本科专业,2003年取得“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017取得“电气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本学科立足轻工,坚持走与轻工行业相结合的发展道路,依托工信厅800kW校园屋顶光伏示范电站实训基地、中国轻工业清洁生产自动化与信息化重点实验室、教育部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产教融合创新基地等国家及省部级科研平台,形成以下特色学科方向:电力传动系统及其智能控制、新能源发电与智能微电网技术、机器人与智能系统。
专业现有专任教师34人,拥有陕西省师德先进个人1名,陕西省教学名师1名,陕西省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名,柔性引进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青”各1人。建有省部级教学科研平台8个。二十年来培养硕士研究生600余人,毕业生主要在国家电网等电气工程领域的科研院所、大中专院校及相关企事业单位从事科研、教学、生产和管理等工作。
二、培养目标
培养熟悉中国国情,了解中国道德观、价值观及文化特点,尊重中国政治体制,遵纪守法,具备一定汉语能力,具有良好的学术道德及学习态度,具备电气工程学科扎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了解本学科的前沿动态,能够起到促进中外交流桥梁纽带作用,具备单独从事科学研究、教育教学、技术开发等工作能力的国际化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
三、研究方向
本学科主要研究领域包括:电力系统与综合能源、控制理论与技术、电磁场与波、控制系统与应用、模式识别与数据挖掘等,主要研究方向及其内容为:
1. 电力传动系统及其智能控制
以电力传动及其智能控制技术在各领域应用为研究背景,开展电力传动控制、大功率装备智能控制、特种电机设计等方面的理论和应用技术研究;具体包括电机磁场运行轨迹控制方法及应用,工业工程装备的智能控制技术,特种电机结构及其设计方法等。
2.新能源发电与智能微电网技术
以新能源发电与智能微电网为研究对象,开展新能源发电与智能微电网能量调度的理论和应用技术研究;具体包括储送一体化技术,新能源发电功率跟踪技术,电力系统稳定性控制技术,工厂供电系统设计及其自动化技术等。
3.机器人与智能系统
以电气工程领域及相关工业应用场景中的机器人系统为研究对象,开展各类型机器人系统的设计与研制、智能测控系统的开发与综合等方面的理论和应用技术研究;具体包括控制算法及复杂任务调度机制,系统集成和优化设计,机器视觉技术、深度学习与人工智能技术的工程应用等。
四、学制及学习年限
国际硕士研究生的学制为3年,最长学习年限为5年(含休学和除应征入伍外的保留学籍)。
五、培养方式
1. 采用课程教学和科学研究相结合的培养方式
(1)研究生于第一、二学期完成课程学习(除HSK课程外),修完学位要求的全部课程学分;
(2)研究生于第二、三学年进行科研工作及毕业(学位)论文的撰写工作,为毕业与学位授予做准备;
(3)鼓励导师结合电气工程学科发展趋势,通过联合培养、实践交流等方式与国内外科研机构及企业共同培养国际硕士生。
2.实行导师负责制
(1)坚持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第一责任人的原则,从制定培养计划、论文选题、科学研究、撰写论文到学位论文答辩均由导师具体负责指导;
(2)导师既要负责指导研究生科研工作,又要关心研究生政治思想品德,并在严谨治学、科研道德和团结协作等方面对研究生严格要求;
(3)导师还应配合、协助研究生教育管理部门做好研究生的各项管理工作。
六、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
硕士研究生课程由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公共选修课、专业选修课四部分构成,其中公共选修课不少于4学分。
总学分  | 课程学习  | 学位课  | 科研活动  | 学术活动  | 实践活动  | 
≥35  | ≥32  | ≥16  | 1  | 1  | 1  | 
学术学位国际硕士研究生课程学分至少32学分,其中学位课至少16学分。必修环节3学分。各学科可结合实际情况在基本要求之上修(制)订学分标准。每门专业课为1-2学分,1学分对应16学时,汉语课程设置在第1、2、3学期,公共选修课程设置在1、2学期,专业课程设置在1学期内。
具体课程设置见附表。
七、必修环节
研究生应进行科研、学术及实践活动,考核合格后获得3个学分。
1.科研活动(1学分)
研究生须至少参加1项科研课题研究,由课题负责人进行考核并写出评语,考核合格后获得1个学分。
2.学术活动(1学分)
研究生在学期间须完成以下学术活动,由学院活动组织者或导师负责记录考核,考核合格后获得1个学分。具体要求是:
(1)应至少参加10次由学校或学院组织的学术报告或学术沙龙活动;
(2)应至少参加1次学校学术月活动;
(3)应至少在学院范围内主讲1次学术报告;
(4)应撰写1篇学科前沿发展报告或综述论文。
学校鼓励研究生参加国际高水平学术会议,研究生在高水平国际会议上宣读学术论文者可直接获得学术活动的学分。
3.实践活动(1学分)
研究生应参加实践活动,由导师或学院相关管理人员负责考核, 考核合格后获得1个学分。主要形式有:
(1)讲课、辅导、协助指导本科生的实验和毕业论文等;
(2)积极参加国内外各类型学术交流活动及促进中外文化沟通的社会文化活动;
(3)研究生各类社团活动、文体活动、志愿者服务活动、学科竞赛活动的组织和参与等。
八、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的工作程序至少应包括开题、中期检查、预答辩、答辩等环节。其中,论文自开题后的实际工作时间应不少于18个月。
1. 学位论文开题报告
学位论文开题报告是形成高质量学位论文的基础和重要保证,导师作为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应切实为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把好关。学位论文的选题应来自导师科研项目或自选项目,论文选题应注重工程实际或具有明确的工程技术背景,可以是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新产品的研制与开发。学位论文开题报告一般应于第二学期内完成,具体参照《陕西科技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的规定》及学院开题报告工作实施细则执行。开题报告通过后至少18个月方可申请学位论文答辩。
2.学位论文撰写
论文应具备一定的技术要求和工作量,体现作者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并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具体要求如下:
(1)文献综述应对选题所涉及的工程技术问题和课题的国内外状况有清晰的描述与分析;
(2)论文内容可以是工程设计与研究、技术研究或技术改造方案研究、工程软件或应用软件开发、工程管理等,综合运用基础理论、科学方法、专业知识和技术手段对科研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进行分析,并能在某方面提出独立见解;
(3)论文工作应有一定的技术难度或理论深度,论文成果具有先进性和实用性;
(4)论文工作应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
(5)论文写作要求概念清晰、结构合理、层次分明、文理通顺、版式规范。
3. 学位论文答辩及学位授予
按照陕西科技大学国际研究生学术学位授予相关规定、陕西科技大学国际研究生培养管理相关规定执行。
九、编写成员
组 长:汤伟
副组长:杨南
成 员:李巍 石勇 史永胜 陈景文 刘宝泉 王素娥 康家玉 谢仕宏 李英春
电气工程专业国际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
课程 类别  | 课程编号  | 课程名称  | 学时  | 学分  | 开课学期  | 开课学院  | 备注  | 
学 位 课  | 公 共 必 修课  | LS2200001 或LS2200002  | 汉语综合I 或 汉语综合 II  | 128  | 8  | 1、2  | 文理学院  | 
  | 
LS2200002  | 中国文化概况  | 32  | 2  | 1  | 文理学院  | 
LS2200003  | HSK课程  | 32  | 2  | 3  | 文理学院  | 
专业必修课  | LS2206001  | 现代控制工程  | 64  | 4  | 1  | 环球360会员注册  | 
  | 
LS2206002  | 最优化方法  | 64  | 4  | 2  | 环球360会员注册  | 
LS2206003  | 电力电子基础  | 64  | 4  | 1  | 环球360会员注册  | 
LS2206004  | 人工智能技术  | 64  | 4  | 1  | 环球360会员注册  | 
非 学 位 课  | 公共 选修课  | LS2200101  | 伦理与生活  | 16  | 1  | 2  | 马院  | ≥4学分  | 
LS2200102  | 中国体育文化  | 32  | 2  | 1  | 体育部  | 
LS2200103  | 文化实践  | 32  | 2  | 1、2  | 国际教育学院  | 
LS2200104  | 丝路文化与艺术传播  | 16  | 1  | 2  | 设艺学院  | 
专 业 选 修 课  | S2206117  | 开关电源设计与应用  | 32  | 2  | 1  | 环球360会员注册  | 
  | 
S2206118  | 电力电子系统数字化控制技术  | 32  | 2  | 1  | 环球360会员注册  | 
S2206120  | 现代交流电机调速理论与系统  | 32  | 2  | 1  | 环球360会员注册  | 
S2206121  | 电力电子变换器多物理场仿真  | 16  | 1  | 1  | 环球360会员注册  | 
S2206122  | 高等电磁场  | 32  | 2  | 1  | 环球360会员注册  | 
S2206123  | 电力能源互联网技术  | 16  | 1  | 1  | 环球360会员注册  | 
S2206124  | 电磁兼容技术  | 16  | 1  | 1  | 环球360会员注册  | 
S2206006  | 智能控制理论与技术  | 32  | 2  | 1  | 环球360会员注册  | 
S2206007  | 矩阵论  | 32  | 2  | 1  | 环球360会员注册  | 
S2206103  | 现代数字信号处理  | 32  | 2  | 1  | 环球360会员注册  | 
S2206104  | 最优控制与群体智能算法  | 32  | 2  | 1  | 环球360会员注册  | 
S2206106  | 嵌入式系统原理与设计  | 32  | 2  | 1  | 环球360会员注册  | 
S2206109  | FPGA现代数字系统设计  | 32  | 2  | 1  | 环球360会员注册  | 
必修环节  | 科研活动  | 
  | 1  | 
  | 
  | 
  | 
学术活动  | 
  | 1  | 
  | 
  | 
  | 
实践活动  | 
  | 1  | 
  | 
  | 
  |